
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“江南第一家”,又称郑义门,位于浦江县郑宅镇,占地约六千六百平方米,是饮誉中外的承夏古代家族文化的重要遗址。居住于此的郑氏家族,以孝义治家名冠天下。自南宋建炎年间始,历宋、元、明三朝,十五世同居共食达三百六十余年,鼎盛时有三千多人同吃一锅饭。其孝义家风多次受到朝廷旌表,洪武十八年(1385年),明太祖朱元璋亲赐“江南第一家”。
“江南第一家”是中国古代家族文化的典范,它所留存的众多的文物古迹成了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历史见证,弥足珍贵。居住于此的郑氏家族,历史上以孝义诏家,名冠天下。大家庭里组织严密、分工明确,统治成员有18种职务26人,各种职务互相牵制,形成一个网络式的多层管理结构。而家庭统治者可以经众议罢免,另选贤能之士。
“江南第一家”有一部长达168条的《郑氏规范》。其中规定出去做官的子孙,一旦被发现有贪赃枉法的行为,则被“削谱黜宗”。宋元明清,郑义门有173人做官,没出一个贪官。《郑氏规范》中治家、教子、修身、处世的家规族训,以及极具特色的教化实践,对中国古代家族制度的巩固发展,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稳定和儒家伦理、文化的世俗化,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郑氏家规内容繁多,要求严格,核心内容为理学纲要,这是我国古代一部罕见的相当完备的家庭法典。其精华有三:一是厚人伦,崇尚孝顺父母、兄弟恭让、勤劳俭朴的持家原则;二是美教化,开办东明精舍,注重教育,且教子有方;三是讲廉政,从家庭角度制约为官者“奉公勤政,毋蹈贪黩”。